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潮流 > 《山水文脉海淀承》 正文

《山水文脉海淀承》

2025-04-05 05:56:58 来源:新闻观察网 作者:凌风 点击:7202次

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创新是海淀人拼搏进取的时代精神如今,创新科技力量正在让圆明园重现往日盛景再现于世人面前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海淀展台的数字圆明园场景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据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圆明园数字复原团队负责人吴晓敏介绍:“这4块可以360°旋转的电子屏幕,展示的主要内容是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制作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前后湖区域的数字复原成果视频。通过四块屏幕的转动,展示了我们中心近期在《圆明园四十景图》数字复原过程中一些有特色的园林建筑群。”清代皇家修建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堪称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它不仅代表了18世纪中国皇家园林艺术的最高标准,更被誉为“中国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圆明园四十景图》是根据乾隆九年前后圆明园内最具特色的40处园林建筑群绘制而成的写实风格工笔彩绘。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被侵略者掠走,现存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内。此次对《圆明园四十景图》数字复原,不仅是流失文物绘画的复现,更是一次将二维绘画转变为三维园林空间实景的创作过程。吴晓敏:“我对圆明园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中央美术学院和圆明园管理处合作成立研究中心,给予我们平台去深入研究圆明园。圆明园历经磨难,如今仅存遗址,世人难以想象它在历史上的盛况。我们用数字化复原方法对《圆明园四十景图》进行三维空间的复原与再现,能将历史文献和建筑遗址,通过研究和技术手段转换成直观立体的园林空间艺术形象,让游客获得身临其境的游园感受。”目前,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圆明园数字复原团队已经成功复原了圆明园后湖和福海区域的二十多处景观,并计划在2025年把《圆明园四十景图》全部复原完毕。作为一名文化创新科教领域的带头人吴晓敏带领团队深入圆明园遗址中用脚步丈量,用科技赋能让创新为文化传播绘就时代注脚吴晓敏认为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和目标如今,对文物遗址进行数字化复原展示成为了一种时尚的潮流。让文物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是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的一种极佳的方式。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要进一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池春水”离不开创新之力创新需要载体而海淀区既是传统文化荟萃之地又是年轻创新科技人才聚集之处吴晓敏:“科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贯通过去与未来的大门,让我们得以穿过历史的迷雾,窥见那无以伦比的辉煌壮丽,这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促使我不断去研究与发现的动力。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希望通过文博创新,不仅将海淀区的三山五园美景以更真实、更立体的数字化方式呈现给公众,更希望能在研发的过程中,为国家培养一批尖端的文博创新人才;我期待通过数字文化遗产成果的传播,让更多的年轻人进一步了解、认识、传播、传承祖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鸣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山水文脉海淀承》——《创新科技点亮历史之光》出品人:佟志伟总监制:张庆洁总策划:卫东总统筹:马素芳总编审:王兴辉总制片人:许扬监制:范杰 杨凯博 赵佳琼导演:肖威撰稿:肖威统筹:范杰摄像:赵博硕 肖威本集制作:肖威 董碧渊 袁刚图文编辑:罗雨涵推荐 · 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作者:风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